打官司也有假?有这么一些人,专门捏造虚假的法律关系到法院起诉,涉嫌虚假诉讼,什么是虚假诉讼?如何辨别?遇到虚假诉讼该怎么办?
什么是虚假诉讼?
虚假诉讼是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造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占或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
哪些案件容易高发虚假诉讼?
1、民间借贷案件;
2、被告为资不抵债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其财产已经进入法院执行拍卖程序;
3、改制中的国有、集体企业为被告的财产纠纷案件;
4、政府规划拆迁区范围内的公民作为诉讼主体的分家、析产继承、买卖等案件;
5、提起离婚诉讼前的某一时期,夫或妻一方经法院裁决债务案件异乎寻常多的离婚案件;
6、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案件;
7、其他可疑的案件。
虚假诉讼的危害?
1、侵犯真实权利人的利益。当事人通过虚假诉讼抽逃或保护自身财产,必然会侵害真实债权人的利益。
2、浪费司法资源,扰乱审判执行秩序。
3、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虚假诉讼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1、民事责任:虚假诉讼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虚假诉讼参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刑事责任:根据《刑法修正案九》“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虚假诉讼人涉嫌构成犯罪的,还可以向公检法举报虚假诉讼人,法院应依法将相关线索和案件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如何判断是否属于虚假诉讼?
调查原、被告是否存在亲属关系或者其他亲密关系、诉讼事实及理由是否明显不合理,证据是否明显伪造等;
参与或者旁听庭审确认庭审情况。原、被告会担心庭审时疏漏出错,一般不亲自出庭诉讼,由其代理人出庭应诉,而且被告一方几乎不作任何抗辩,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庭审过程;
虚假诉讼案件的最终目的是逃避债务、转移资产,所以此类案件普遍调解结案,双方当事人经常表现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很快便达成和解,执行财产。
遇到虚假诉讼怎么办?
1、作为利害关系人与法官沟通参与诉讼;
2、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因虚假诉讼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第三人撤销之诉;
3、以案外人身份对已经生效的涉嫌虚假诉讼的判决文书申请再审;
4、即使到执行阶段,也可以以案外人身份提出执行异议。
5、如虚假诉讼侵害了其民事权益的,可以向虚假诉讼参与人提出赔偿。